3月12日,在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突破乌江纪念园广场,余庆县委组织部组织的4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齐声朗诵毛主席的诗词《七律·长征》,瞻仰突破乌江主题雕塑,走过红军小道,重温那段红色历史。
这一场景,是余庆县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缩影。
千里乌江余庆段,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据余庆县委党史办副主任彭永志介绍,1934年10月至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曾三次转战余庆,前后21天。其中第一次是1934年10月初,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探路先锋,西征余庆,遭到国民党湘、桂、黔三省军队的围追堵截,被迫转战于余庆、施秉、镇远、石阡之间。第二次是1934年12月28日到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右路纵队红一军团、红九军团袭占余庆,在迴龙场强渡乌江,率先突破黔军乌江防线,并扼控遵义东部要隘,牵制黔东强敌,策应和确保中央红军中路、左路纵队顺利入遵。第三次是1936年1月,红二、六军团在湘西、黔东完成牵制国民党军主力任务后突围西征,过余庆时,在龙溪、凉风经过十余次大大小小的激战,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线。
如今的余庆,红色已成为全县最鲜明的文化传承底色。
龙溪红军社区,是当年“中华苏维埃余庆县军政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龙溪区临时政府”所在地,是红军进入黔北建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余庆县人民政府将龙溪集镇所在村命名为“红军村”,以此纪念。
在大乌江镇红渡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与占地10多亩的红一广场交相辉映;突破乌江纪念园广场上,红军突破乌江主题雕塑巍然矗立……
《突破乌江》丛书序中这样提炼余庆的红色:余庆,是革命老区县,是一片红色热土。
这红,是红军打响乌江战役第一枪,率先突破乌江天险,完成牵制黔东强敌,为顺利挺进遵义,成功召开遵义会议的革命英雄主义;这红,是余庆人民踊跃支持革命斗争,捐出口粮做军粮、砍掉竹子扎竹筏、献出门板搭浮桥、护送儿郎上战场的无私奉献;这红,是老区儿女传承红色基因,开拓创新,取得60余项国家级殊荣,创造出“服务型党组织”“四在农家”“三不出一不上交”“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模式”等余庆经验的大胆实践。
如今,当记者站立于大乌江桥头,走过红渡红色村庄,乘船渡过鱼子塘、迴龙渡,心潮澎湃久久难平。
目前,余庆正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将具有标识性、体验式、诠释性长征精神的精品项目提上了建设日程:遵义军博园建设紧锣密鼓,迴龙场党性教育基地一期全面完工,二期项目推进如火如荼,预计今年6月完成。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余庆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奋力做靓“四在农家发源地、美丽乡村一枝花”品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把余庆建成红绿相间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