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遵义市习水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抓好5个培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培训。自2015年以来,累计承办全国各地各部门各类培训任务8.4万余人次,引领带动区域红色旅游150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0余亿元,红色培训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抢眼。
注重资源保护,活化红色文化载体。习水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的发轫地、主战场,发生大小战斗26次,牺牲将士2000多人,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烙上了深深的长征“印记”。为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习水县于2012年12月成立了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累计投资20余亿元,先后修缮建成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等17个红色场馆,保护了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一渡渡口、红军总参谋部驻地旧址等14处全国重点文物,收藏保存省级以上文物676件,成为集众多纪念馆(博物馆)于一地的红色圣地,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了红色教育培训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注重资源整合,建强红色培训阵地。习水县坚持以硬件为基础、软件为核心、培训为突破、品牌为引擎的思路,大力实施特色培训阵地建设、特色课程开发、特色名师培育、特色读本编撰的“四特”培训体系建设工程,累计投资4亿余元,建成习水红色文化教育中心、新长征教育中心、习水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四渡赤水培训学院和土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三中心一学院一基地”的培训阵地。优化提升了遵义市区——播州区——茅台镇——土城镇——丙安镇的精品培训专线。提升打造了土城女红军街、四渡赤水博物馆群、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园等现场教学点。探索形成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互动+研讨总结”的培训模式,促使广大学员在现场感知、在课堂感悟、在研讨中深化对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学习领悟。
注重资源挖掘,丰富红色培训内涵。依托丰厚独特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红色故事,深入研究精神内涵,组织开展教学设计和课程教材开发。以“红色故事讲党性、实践案例讲担当”为主题,组织开展“开发一堂精品党课、制作一部红色教育专题片、编写一套党性教育读本、打造一条长征路体验路线”“四个一”工程,先后开发《从四渡赤水的胜利看党的群众路线》《青杠坡战斗——实事求是的生动诠释》等30余堂精品教学课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充分挖掘桃林镇兴隆村支部书记马勇等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开发地方特色课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不断推出红色经典故事的文学、影视、图书、书画、摄影、戏剧等文艺作品,创作红色文学著作《红军长征在习水》《四渡赤水战役亲历记》等10余部读本,拍摄制作了《四渡赤水出奇兵 革命薪火照红城》专题片。
注重人才培育,提升红色培训水平。多渠道引进,全方位培育人才。采取“外出考察+系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与遵义市委党校签订师资培养合作协议,分批分期选派教师到遵义市委党校轮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2015年以来共组织100余人次赴延安、井冈山等地学习。按照“班级管理、教学技能、授课方式、红色文化”等专题,定期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专题研讨,全面提升师资综合素质。同时,聘任高校教授、省市专家作为兼职师资,培育带动形成了一支本地规模适当、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5年以来共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62人次、举办培训班8场次、举办红色文化研讨会1场次,引进红色培训名师12名。
注重教学创新,提升红色培训实效。紧扣“红色文化+鰼部文化”主题,创新开展“旧址教学+古镇夜谈”教学形式,探索建立了“看一批革命旧址、祭一次烈士陵园、听一场现场教学、重走一次长征路、唱一首经典红歌、看一场红色情景剧、上一堂微型党课、过一次组织生活”“八个一”红色教育培训模式,增强了教学感染力、说服力和互动性。同时,邀请老红军后代、老党员组成红色讲师团,定期举办开放式红色课堂,广泛开展四渡赤水文化、红军长征精神、党的历史等宣讲,累计开办红色课堂99场次、2.8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