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举世瞩目的遵义会议召开。85年来,遵义会议留下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召唤着一代代遵义人民奋勇向前。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成为遵义发展历程中最夺目的底色。红城遵义以遵义会议精神作为精神坐标,讲好以红色基因为魂的遵义故事,汇聚起担当作为、奋力争先的拼劲,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的钻劲,务求实效、一抓到底的干劲,奋进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和打造“一地一市”的新征程中。
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能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富裕幸福的新农村,黄大发老人倾尽了一生的心血。为了让村民们的的乡亲们能够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他这一辈子就攥着一股劲修水渠。36年来,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建成一条跨越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
在遵义湄潭县出生的杜富国感动了全国,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下,在部队的锤炼中,作为一名青年战士,他与400多名官兵一起走进了中越边境的雷场,用血肉之躯去换取边境百姓的一方安宁。
任务当头总是冲锋在前,关键时刻毅然挺身而出,生死一线舍身相挡,“你退后,让我来”的铿锵话语震撼人心。更令人动容与敬佩的,是他负伤之后所展现出的非凡毅力,从扛过折磨人心的幻痛到逐渐适应无手的生活,再利用残臂重新学会独立洗脸、刮胡子、吃饭、写字、叠军被…… 时代楷模的精神激励着万千人心。
正安县88岁的陈文魁老人,16岁从军,参加过解放上海、抗美援朝战斗,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复员回乡后深藏功名60余载。即便是在生活最困难的岁月,陈文魁也是凭借着军人信念咬牙度过,不管是做什么工作,处于怎样艰苦的环境中,陈文魁从来不提自己在战场上立功受奖之事。他深藏功名归隐田园,淡泊名利坚守初心的精神不仅不会被岁月埋没,反而越发耀眼生辉。
岁月有痕,精神不朽。生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遵义儿女,一代又一代传递着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尤其是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红色基因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不仅坚定了遵义儿女团结奋斗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红色文化优势在践行初心的新征程中,更是凝聚成了推动遵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共识。